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市政集团全面推进企业改革、实现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攻坚之年,上半年集团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深入实施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一是经济指标稳定向上。2016年上半年市政集团与上年同期相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3%。集团给排水业务、燃气业务、环境资源产业、公共自行车、综合管廊、公共停车场、汽车充电桩等城市公共服务板块生产经营指标稳中有升。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良好,集团承担的354个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3%。61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3%,各项固定资产投资指标都超过序时进度。
二是板块整合初见成效。围绕做强做优做大主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板块的目标,集团先行启动城市公共服务、建材物资、三产等板块整合重组,在各成员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整合重组工作按既定目标推进,实现平稳过渡,整合重组发展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在建材板块,集团建材物资贸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混凝土加工业营业收入为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在公共服务板块,集团下属管廊公司迎接财政部、住建部两部委关于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绩效评价,考评成绩位于全国试点城市前列,同时作为项目的前期业主,管廊公司顺利推动我市首个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翔安机场PPP项目落地,为集团公司通过PPP模式对外拓展业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公共自行车公司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骑行率稳步提升,车辆设备故障率及投诉率有效减少。
三是资本运作持续推进。上半年,集团背靠“一带一路”与“自贸区”的政策便利,力求发挥集团资金与土地等资源的优势,积极拓展包括投资置业以及类金融与股权投资等业务。集团大力推进代建业务的转型,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和指挥部沟通协调,主动服务、提前介入新城片区开发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前期工作,积极谋划生成项目;大力开展双创“活动”,充分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加快自贸区内石湖山地块开发,推动“厦门国际创新智慧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将通过设立创客微企办公、创新产业孵育平台、创新产业办公、创新休闲体验型商场、知识创新中心等运营空间,将该项目建设成符合自贸区未来政策发展规划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基地和创新平台。该项目已被列入市里重大项目库;集团融资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集团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了3年期中期票据,利率为同时期市场最低价。这是集团直接融资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拓宽了集团的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了集团融资成本;同时,近年来集团对外投资力度持续加大,通过投资、PPP、BT、招投标等方式,先后在水务板块、工程施工板块和房地产板块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项目涵盖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引水工程、市政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商业住宅项目等,项目已拓展至省内多个地市、以及浙江、江西、河北、河南、山东、广西、广东、四川、贵州等地。